迴聲谷 Worship & Hymns
  • 主頁Home
    • 關於About >
      • 機構異象Vision
      • 同工簡介
  • 新消息News
  • 日記Blog
  • 崇拜Worship
    • 崇拜真理Biblical Worship >
      • 崇拜設計Worship Design
    • 靈修園地Devotional
  • 經典聖詩Hymns
    • 詩歌聆聽Play & listen >
      • A
      • B
      • C
    • 聖詩學唱Singalong
    • 聖詩學Hymnology
  • 聖詩節目Radio Show
  • 支持Support & Contact
  • 講座影音Seminar Video
  • 周老師教唱Singing Class
    • 自然發聲Natural Singing
  • 產品Products

古老的靈修Lectio Divina

7/16/2022

0 Comments

 
古老的灵修 (读经、默想、祈祷) Lectio Divina(Divine Readiing)
邀请祷告
1) 缓慢的深呼吸,让你的身体和心思安静下来
2) 求神透过祂的话语对你说话
你可以使用如下的 ”呼吸祈祷”:
● 吸气时, 说出你对上帝的一个称呼(父亲、主、耶稣等)
● 呼气时,说出/思考并说出你现在和祂在一起的这段时间里最真实的渴望与想法 (如:相交、安息、喜乐等)
读经文
1) 慢慢阅读经文(参考 诗篇 27:1-5 或约翰一书 2:28-3:3)
2) 再读一遍经文,注意哪些突出的单词或短句 :
● 特别吸引你
● 能够产生共鸣
● 让你不安
● 产生问题
3) 让圣灵为你来光照、凸显、启发
​


反思(默想)
1) 再读一遍经文
2) 思考上帝光照/突出的单词或短句
3) 问问上帝:
● 祢想向我展示什么?
● 这与我今天的生活有何联系?
● 我需要知道什么?/成为怎样的人?/做些什么?
回应(祈祷)
1)    再读一遍经文
2)    藉着圣灵为你强调的单词或短句 与神交谈。
● 为什么你觉得它对你突显?
● 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
● 你有什么问题?什么地方不理解?
3. 在祷告中,注意以上反思的单词与短句是否有新的领受和醒悟。
休息(沉思)
1) 安息在神的同在中,按照祂的引导:
● 与神安静地相处
● 更多思考这段经文
● 让新的领受沁入心中
● 赞美并感谢上帝的话语如何活在你的生命里。
 
2) 结束祷告:求神转变你的思想、行为、内在
0 Comments

The Experience of Knowing 經歷 “認識”  -  A.W. Tozer 陶恕

11/4/2021

0 Comments

 
 “然而屬血氣的人不接受 神的靈的事,因為他以為是愚笨的;而且他也不能夠明白,因為這些事,要有屬靈的眼光才能領悟。”   ~  哥林多前書 2:14


當聖靈光照人心時,人裡面一個部分看到了以前從來都看不到的,認識了以前無法認識的,這種認識是連一個有尖銳思想力的人都學不到的。這個“認識”是有深度、有權威而不需要証明。經歷這個“認識”是超越理性、立刻獲得、絶對信服而且有內在滿足。

“人靠自己的能力得不到什麼” - 這是聖經的重磅。在神的眼中,人的理性是沒有份量的。

人的理性對認識神沒有能耐,並不是因為它無能為力,而是因為它本身並不適用。理性不是為了認識神。


只有靠聖靈才能解讀這本書(聖經),任何人透過智力來看聖經,都會錯過這本書的榮耀,更不了解它𥚃面所存儲的靈糧。每當我們讀的時候,最好先求聖靈的光照和祝福。

October 25​

0 Comments

當我們唱詩的時候。。。

10/28/2021

0 Comments

 
基督徒不说谎,他们只是到教会里唱谎言。 ~ 陶恕 ​​​
​“Christians don't tell lies they just go to church and sing them.” ― A.W. Tozer
0 Comments

神使法老的心刚硬。。。

10/28/2021

0 Comments

 
当圣经说上帝使法老的心刚硬时,上帝并没有在一个无辜者的心中创造崭新的邪恶。路德说,上帝并没有通过在他们心中放入邪恶来使人心刚硬。上帝为了使人心刚硬所必须做的,就只是限缩自己的恩典;也就是说,祂把一个人交给他自己。——利戈尼尔事工 ​​​
0 Comments

救主耶穌,愛心之樂 Jesus Thou Joy of Loving Hearts

10/9/2021

2 Comments

 
救主耶穌,仁者之樂 Jesus, Thou Joy of Loving Hearts(Jesu dulcis memoria, c.1150)
 
 
救主耶穌仁者之樂,    Jesus, Thou Joy of loving hearts,
生命之源萬人之光!    Thou Fount of life, Thou Light of men,
我今撇下世間享受,    From the best bliss that earth imparts,
虛心回轉向你仰望。    We turn unfilled to Thee again.
 
救主真理永存不變,    Thy truth unchanged hath ever stood;
呼求主者必蒙拯救;    Thou savest those that on Thee call;
尋主之人見主美善,    To them that seek Thee Thou art good,
尋見主者主是萬有。    To them that find Thee all in all.
 
我眾得嚐生命之糧,    We taste Thee, O Thou living Bread,
越嚐美味越加嚮往;    And long to feast upon Thee still;
我眾得飲生命活泉,    We drink of Thee, the Fountainhead,
越飲主漿越加渴望。    And thirst our souls from Thee to fill.
 
浮生境遇虛幻易變,    Our restless spirits yearn for Thee,
我靈熱切尋求主面,    Where'er our changeful lot is cast;
我心歡樂見主笑容,    Glad when Thy gracious smile we see,
憑信近主福樂無窮。    Blest when our faith can hold Thee fast.
 
求主耶穌永遠同在,    O Jesus, ever with us stay,
使我時日光明安泰;    Make all our moments calm and bright;
懇求驅除罪惡黑夜,    Chase the dark night of sin away,
使你聖光普照世界。    Shed o'er the world Thy holy light.

 
在黑暗的中古世紀,這首古拉丁聖詩彷彿一縷馨香之氣飄向天庭。雖然不能準確地考証它的作者,但歷來總是指向12世紀法國克雷弗修道院,那位最受崇敬的修士──聖伯納(Saint Bernard of Clairvaux)。這位能左右當代君王、主教,又擁有過人講道口才的修道士,也是馬丁路德最崇敬的人。
直到1858年才由美國的潘默牧師(Ray Palmer, 1808-1887)由48節選譯成英文五節。樂律是Long Meter之後,由貝克(Henry Baker, 1835-1910)譜曲。調名:魁北克(Quebec)。
詩中親密的敬拜,讓人想起大衛和所有愛主、以神為樂的人,真正体驗了主耶穌是那生命的泉源,解人乾渴;是生命的糧,使人滿足;是世人的光,驅除罪惡黑夜,普照世界。難怪那躁動不安的心靈頻頻渴望來仰望主的慈容。
據說,深入非洲叢林大陸的英國宣教士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曾說:“當我跨越蠻荒大地時,這首聖詩時常迴蕩在我耳中”。

周瑞芳 寫於2006年 美國海外校園雜誌 《聖詩漫談》專欄
​
​

成為我異象 Be Thou My Vision

這首第八世紀北愛爾蘭修道院傳統風格的聖詩,其中所表達的基督徒生命意境相當的深邃。那種對神的認知和渴求也非一般平庸的文化基督徒所能理解。
 
首先,什麽是“異象”?或許從Vision這個字來探討可能比較容易明白。從物質而言,它是“視力”,人的視力有好有坏,有近視、遠視、散光甚至眼瞎等,今天許多人致力於使人的視力更加改善,也就是要幫助人能看見。但如果 從心靈抽象的角度時卻用“見視”或“眼光”。我們說人不能“短視”,要有“遠見”,一個人能洞蠋先機,他就是“先見”。誰不想“眼光遠大”、“見視廣闊”?甚至成爲先知、先見?要不,算命先生的攤子就門可羅雀了。縂之,人都希望能看見並且要先看見和看得遠,最好像神一樣能知未來。
異象是否夢想?有一個無名作家如此說:有異象而無任務,只是一個夢想;有任務而無異象,成了苦差事;有異象而又有任務,就是世界的希望。
 
有人說:“異象就是能看見那隱而未現事務的一種藝術”,又,
“異象是屬於神的。一個工作能成功之前必定先有一個異象。”
自古以來,許多人都渴望自己在地上這短覱的人生能有屬天的異象,能經歷神的看顧和祂的同在。聖經中箴言29:18也指明:“沒有異象(或做默示),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 是否有異象和如何得到異象就決定了人的不同路途。
 
試想此詩中這群渴慕神的修士們是如何看待他們的神?此詩不妨看為一首禱詞更爲恰當。全禱詞以第一人稱寫成,寫出祈禱的人與神那種親密的關係。他不是祈求神賜他異象,使他成功,他求神成爲他的異象,讓神成功。他對神的認識可從他豐富的稱呼中看出:
我心中王;我異象;最佳思維(my best thought);我的智慧;我的箴言(true Word);我父;天上大君王;万有的主宰。不只如此的是,這基督徒詩人更直接向你我所信的神說:惟主你是我所敬仰,別無愛慕;或醒、或睡,主的同在是我所嚮往;像子與父,你居我心,我們合而為一;我不再求虛名和富貴,你在我心居首位;我心屬你心,永不變更。如此的景仰和虔誠,主不就已經成爲他的異象、他的一切了嗎?

這是何等的權利能被稱爲神的兒女!這些詞句裏流露著喜樂與感恩,更述説著住在主裏面的事實。因為稱呼神是全能的父或上帝和住在祂和祂的愛裏面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經歷。
雖然此詩類似扵當年修士們經常吟誦的護衛禱詞,特別用在身心靈的爭戰上。事實上,這聖詩的確可以成爲我們每天敬拜神,求神“醒時引導;睡時護衛”的詩歌禱詞,它提醒我們將自己的位置擺正,讓主居首位並完全的管理。
每當唱這首聖詩,就想起神的話說:
"...祂(基督)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祂而立。祂也是教會全體之首,祂是元始,是從死裏首先復生的,使祂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使他們真知神的奧秘就是基督;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祂裏面藏著。"                                     - 歌羅西書1:17-20;2:2-3
“神將祂的靈賜給我們,從此就知道我們是住在祂裏面,祂也住在我裏面…凡認耶穌為神兒子的,神就住在他裏面,他也住在神裏面。神愛我們的心,我們也知道,也信。
                                                                                                               - 約翰一書4:13-16
 
這首詩的曲調來自古愛爾蘭民歌,調名為Slane. 音程寬但旋律容易上口,廣受人們的喜愛。每四句詩為一節,無重覆句。這首具有獨特風格的聖詩是少數歷久彌新的佳作。事實也證明它的詞曲一直持續地觸動並廻響在每一個渴慕基督的人心中。
 
一個有限而屬地的人如果願意被萬有的真神得着,常住在主裏面,他從此就能以神的愛為愛、神的旨意(心)為旨意(心)、神的智慧為智慧、並能以神的眼光來看見一般人一生中所不能見的屬天異象了!
Be Thou my Vision, O Lord of my heart;                    懇求心中王,成爲我異象,              
Naught be all else to me, save that Thou art             
萬事無所慕,惟主是希望!                 
Thou my best Thought, by day or by night,                
願你居首位,日夜導思想,              Waking or sleeping, Thy presence my light.               醒來或睡着,慈容作我光。

Be Thou my Wisdom, and Thou my true Word;         成爲我智慧,成爲我箴言,              
I ever with Thee and Thou with me, Lord;                 
我願長跟隨,你作我良伴。
Thou my great Father, I Thy true son;                        你是聖天父,我為你後嗣,             
Thou in me dwelling, and I with Thee one.                 
你住我心殿,我與你接連。                                 
Riches I heed not, nor man’s empty praise,               
財富非我求,虛榮非我慕,             
Thou mine Inheritance, now and always:
                       主是我基業,一直到永恒。             
Thou and Thou only, first in my heart,                        
惟有主基督,居我心首位,             
High King of Heaven, my Treasure Thou art.             
他是天上王,勝珍寶權能。                                                                                                   
High King of Heaven, my victory won,                        
天上大君王,輝煌的太陽,             
May I reach Heaven’s joys, O bright Heaven’s Sun!  我贏得勝仗,天樂可分享。
Heart of my own heart, whatever befall,                     境遇雖無常,但求心中王,             
Still be my Vision, O Ruler of all.                                
掌管萬有王,永作我異象。                                              

Be Thou My Vision (in English) -   From Christine Liu's CD album 
2 Comments

主耶穌 我愛祢 My Jesus, I Love Thee

10/2/2021

1 Comment

 

主耶穌,我愛你
My Jesus, I Love Thee

  本文原刊於台灣浸信會女傳道聯會 新女光 期刊  
​作者:周瑞芳牧師   
  

當我們看到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他們的穿著打扮、動作行為,你是不是常常也會聽到有些人說:「唉,真是世風日下,我們這些年輕人越來越沒有規矩。」
    但各位是否知道在兩千五百年前,那位非常有名的大哲學家柏拉圖,他曾經發出同樣的感歎;他說:「當今的年輕人真是非常地叛逆,他們只管自己享受,而且非常地不負責任。」另外蘇格拉底這位哲學家也說:「哦,這些年輕人對於年長的一點都不尊重,而且對長輩、對權柄都不服從的。」
    你看,這麼多年以前的人也跟我們有同樣的感歎和抱怨,更有趣的是:在一個六千年前埃及人的墳墓當中,曾經刻著這麼一段話,他說:「我們現在真是活在一個走下坡的時代,年輕人再也不尊敬他們的父母親了。他們這樣子的無理,而且沒有耐性,他們非常不節制,整天只知道享受快樂。」
    所以您聽完這些當年的評語,你是不是覺得也挺有意思的。因為每一個世代,我們都看見:人好像在走下坡,尤其是年輕人。
    但是,感謝神,也就在每一個世代,即使看起來好像是在走下坡,但是我們卻常常能夠看到,神興起愛祂的、敬畏祂的年輕人出來。如果我們回到舊約的時代,我們看到當年的約瑟,還有在巴比倫的但以理,和當年的大衛王,都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被神揀選,成為神所重用的人。
    在新約,首先我們就看到了耶穌的母親馬利亞,當時她也就只是一位十來歲的女孩,但是蒙了神大恩揀選,成為耶穌基督的母親。在近代也有很多的年輕人,很早就成為神所重用的,比如說――司布真,他講道時常常因為會眾看見他是這麼的年輕,就對他產生了懷疑和不尊敬。所以他常常說:「請你們不要介意我的年紀,但願你們常常思想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和祂的寶貴。」所以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周圍,我們仍然能發現:神一直不停地在揀選很多的年輕人來歸向祂,來愛祂。
    今天要介紹的這首聖詩,就是由一位十六歲的年輕人所寫下來的。這首聖詩開頭的第一句就是:主耶穌,我愛你。My Jesus, I love Thee.
主耶穌,我愛你,深知我屬你,
My Jesus, I love Thee, I know Thou art mine;
世上罪中宴樂,為你願丟棄;
For Thee all the follies of sin I resign;
因你是我救主,還清我罪債;
My gracious Redeemer, my Savior art Thou;
若我曾愛耶穌,如今更親愛。
If ever I loved Thee, my Jesus, ’tis now.
這位十六歲的年輕人是誰呢?他就是費司通弟兄(William R. Featherstone 1846-1873) 1846年他出生在加拿大蒙特婁市,從小跟著父母親參加當地的衛理公會。在十六歲那年,他才與耶穌基督有了一個真正的關係,他才明白耶穌基督是怎麼樣的愛他,因為愛他的緣故,為他死在十字架上,救贖他,赦免了他的罪過,而且賜給他永遠的生命。所以他在寫這首詩歌的時候,從心裡發出來對耶穌基督的愛慕和讚美。
    費司通在寫了這首詩之後,就寄給他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的姑姑,後來在1864年以「無名氏」發表在英國的一本聖詩集裡面。在那個時代,神揀選了他,使用了他,寫出這麼一首優美的聖詩,成為直到今天,眾多的詩本裡頭都一定會收集的一首聖詩,而且是許許多多基督徒們都非常喜愛唱的。因為藉著這首聖詩,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可以像費司通一樣地,向神表達我們的愛,表達我們的敬拜。
    這首詩歌為什麼這麼寶貴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它的歌詞。它說:「主耶穌,我愛你,深知我屬你,」原文:I know Thou art mine,意思是:哦!我知道你是我的。「世上罪中宴樂,為你願丟棄;」這裡表明:一個基督徒願意因為耶穌基督的關係,捨棄世界上罪裡面的宴樂。這就是生命的大改變。
    接著它說:「因你是我救主,還清我罪債。」為什麼能把世界上的罪和宴樂都捨棄呢?那是因為他真的體驗到了耶穌基督成為他的救主,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就還清了他的罪債。因為活在罪裡的人是欠罪的債,自己沒有辦法自救,無法把自己從罪中拔出來,耶穌基督就來將我們從罪的捆綁當中救贖出來。
    從第一節一直到第四節的最後,費司通總是用同一句話作為結束,就是「If ever I loved Thee, my Jesus, ’tis now.」中文意思為:如果我能愛耶穌的話,如今就是了,如今就更親愛,更愛主。
    那位自稱是主所愛的門徒,也就是使徒約翰,他所寫的〈約翰壹書〉還有他所寫的福音書,裡面充滿了描寫主的愛,也常常鼓勵、提醒我們彼此相愛。他在約翰壹書四章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神差他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他得生,神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
    費司通這位小弟兄,他對主耶穌的愛、神的愛和神所做的,他非常地清楚。他的第二節歌詞這麼說:「主耶穌,我愛你,因你先愛我,被釘十字架上,為贖我罪過;你戴荊棘冠冕,受淩辱陷害;若我曾愛耶穌,如今更親愛。」他所寫的是真的,將神的話寫了出來,而且他也看到了耶穌基督戴著荊棘的冠冕,為他受到淩辱陷害。
    我們接著看,一個人得救了,然後呢?費司通這位年輕人在這裡接著寫了,就是第三節「無論生活存留,我愛慕耶穌,在世尚存一息,仍頌揚我主。」他在這裡寫了:當他仍然活在這個世上的時候,只要有生命氣息,他就歌頌讚揚他的主。這就是他每天的生活。其實我們也可以說:這就是基督徒每一天的敬拜生活。我們每一天都可以藉著這樣的詩歌,也可以藉著神的話來到神的面前敬拜、讚美祂。
    所以他接著說:「死亡陰影臨到,還要讚美不停。」這就像曾經有人說:基督徒是最知道怎麼樣面對死亡的。基督徒所以能夠不畏懼死亡,那是因為他們天天都有主耶穌基督的同在,對他們來說,他們已經有了那永遠的生命,死亡就不值得懼怕。所以難怪有人說:一個能夠真正知道怎麼樣面對死亡的人,才知道怎麼樣活著。
    這首詩歌的最後一節,也就是第四節,可以看出費司通這位年輕人,是從小受過了很深、很廣的聖詩訓練,所以他所寫的詞句、用字,還有裡頭的含義都是非常的工整,而且是配合聖詩的一個題材。很多的聖詩在最後一節,所要提到的就是將來的事情,也就是主耶穌再來,或者是將來我們每一個基督徒都要回到天家的事。所以他第四節說:「在榮美的天宮,快樂無盡期,在光明的美地,永遠敬拜你。」所描寫的就是聖經最後一卷書〈啟示錄〉所描寫的。所以費司通不但是能寫詩,他的詩裡面所引用的也表現出他真的是熟讀了聖經,因為在那裡,那是一個最美好的地方,充滿了榮耀的地方;在那裡,就要永遠地進入敬拜神,與神在一起的地方。
    第四節下半段「戴上華麗冠冕,歌頌大主宰。」我們有一天在天上一起敬拜神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會戴上華麗冠冕,就是主所要賜給我們的,在那裡歌頌我們所愛的神。
    如果各位有興趣,可以多研究一下他的原文,就是英文。為什麼說他寫的這麼好呢?就是因為費司通的整個用字、詩句的對仗,是非常非常有學問的。除了他使用的押韻都是非常的完善之外,這首聖詩的第二、第三、第四節的倒數第二句,以英文來看的話是非常奇妙的,第二節「I love Thee for wearing the thorns on Thy brow」,brow就是眉毛、就是眉頭,這裡是指:耶穌基督因為愛我的緣故,在祂額頭上,就在眉頭上為我戴了那荊棘的冠冕。第三節「And say when the death dew lies cold on my brow」,描述著:當死亡來臨的時候,那死亡的露水好像就滴在我的額頭上。第四節「I’ll sing with the glittering crown on my brow」這是第三次用brow,但是他說的是:將來那一天,我要戴上華麗的冠冕,在真神,我的救主,這位大主宰的面前,歌頌祂。而那個華麗的冠冕戴在哪裡呢?也就是在同樣的位置。所以盼望各位能夠深入的去欣賞這首聖詩。
    有一個故事說到當年在紐約有一位很有名的女演員,她在經過一個房子的時候,發現這個房子的門是開著的,為什麼門開著呢?因為在靠近門口的地方躺著一位臉色蒼白、得了重病的女孩子。她經常把門打開著,就能夠看見來來往往從她門前走過的人們。所以這位女演員她就停下來、走進去,想去安慰這位少女。結果沒有想到,反而她自己得到了很多的幫助。因為這位女孩子是非常虔誠的基督徒,她在自己病痛中的忍耐以及對神的愛和順服,使這女演員非常地感動。
    在這次談話中,女演員發現自己所擁有的,都是很虛浮而且是暫時的,她的內心其實常常感到的是空虛和苦悶。但是這位年輕的女孩,雖然有病在身,卻有從耶穌基督那裡來的喜樂和平安。在病痛中的這女孩勸這位有名的女演員接受耶穌做她的救主,她竟然答應了,就在那個時候,她的生命有了改變。她意識到:作為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很難在她原來的生活當中繼續地活下去,因此她決定要改行。
    但是她的父親就是戲院的經理,而且她自己本身又是大家最喜愛、最羡慕的一顆紅星,如果她離開演藝行業,必然會嚴重地影響到她父親的票房收入;當然,父親是絕對地反對。這位女演員也非常愛她的父親,不願意不顧念她父親,可是她更愛主耶穌,最後她答應父親,當天晚上仍然照常地演出。那天晚上,戲院裡坐滿了觀眾,當大家用掌聲歡迎她走到台前,燈光也照射在她美麗的臉上的時候,她開始唱:
主耶穌,我愛你,深知我屬你,
世上罪中宴樂,為你願丟棄;
因你是我救主,還清我罪債;
若我曾愛耶穌,如今更親愛。
    當她唱著這首《主耶穌,我愛你》的時候,觀眾都屏息傾聽,非常地震驚,而且大受感動。從此,這位被觀眾所喜愛、在演藝事業上可能更加輝煌的女演員,放下了燈光燦爛的舞臺。而她的父親,也因為親眼看見女兒的改變,受了很大的影響和感動,不久這位父親也信了主,他和女兒兩個人一起開始同工,後來帶領了很多人信主。
    《主耶穌,我愛你》這是一首向救主表達愛慕、讚美的詩歌。它不論在個人每一天的敬拜當中、主日的會眾崇拜當中,或者是禱告會裡面,都非常地合適吟唱。
    為這首詩歌譜曲的是戈登博士(Adoniram J. Gordon 1836-1895)。他也是一位非常愛主的牧師,常常領人歸主,他不但有許多音樂的作品,也寫過許多靈修的書籍,這首聖詩的調名就是Gordon,使用的就是戈登博士的名字,它的樂律是四個11(11 11 11 11),也就是以11個字為一句,一共四次。我們相信這首詩歌在教會聖詩歷史當中是永垂不朽的。
    但願這首聖詩能夠成為您心中的詩歌。每當想到一百五十年前,那位十六歲的年輕人費司通,他是這樣地愛主,我們豈不是更應該和他一樣地愛我們的主嗎?讓我們在每一天的敬拜讚美當中,都能夠說:「主耶穌,我愛你!」


​主耶穌,我愛你
詞:William R. Featherstone    曲:Adoniram J. Gordon
(一)主耶穌,我愛你,深知我屬你,
世上罪中宴樂,為你願丟棄;
因你是我救主,還清我罪債;
若我曾愛耶穌,如今更親愛。
(二)主耶穌,我愛你,因你先愛我,
被釘十字架上,為贖我罪過;
你戴荊棘冠冕,受淩辱陷害;
若我曾愛耶穌,如今更親愛。
(三)無論生活存留,我愛慕耶穌,
在世尚存一息,仍頌揚我主;
死亡陰影臨到,還讚美不住;
若我曾愛耶穌,如今更親愛。
(四)在榮美的天宮,快樂無盡期,
在光明的美地,永遠敬拜禰;
戴上華麗冠冕,歌頌大主宰;
若我曾愛耶穌,如今更親愛。
 
My Jesus, I love Thee.(英文歌詞)
(一)My Jesus, I love Thee, I know Thou art mine;
For Thee all the follies of sin I resign;
My gracious Redeemer, my Savior art Thou;
If ever I loved Thee, my Jesus, ’tis now.
(二)I love Thee because Thou hast first loved me,
 And purchased my pardon on Calvary’s tree;
 I love Thee for wearing the thorns on Thy brow;
 If ever I loved Thee, my Jesus, ’tis now.
(三)I’ll love Thee in life, I will love Thee in death,
 And praise Thee as long as Thou lendest me breath;
 And say when the death dew lies cold on my brow,
 If ever I loved Thee, my Jesus, ’tis now.
(四)In mansions of glory and endless delight,
 I’ll ever adore Thee in heaven so bright;
 I’ll sing with the glittering crown on my brow,
 If ever I loved Thee, my Jesus, ’tis now.
把這個視頻放在此處,與其是給各位觀看欣賞,不如說是盼望您能仔細聆聽這首聖詩,相信你會聽見:
* 此處的編曲者是Dan Forrest, 他的合唱作品非常受詩班的喜愛。這首編曲中表達出了 作詞人Featherston這位年輕人對主耶穌的認識和愛慕。
* 司琴的姐妹彈琴的力度、技巧、闡釋 都說明她的內在。不但了解歌詞也深深知道如何由指尖表達出來。那種細緻專注的每一個音符都能讓人的心靈迴響。可見她不僅僅是一位鋼琴家,也是位有主、認識主、愛主的姐妹。
​* 可以看得出來這位男高音,他是十分謹慎地在表達這首詩歌。這是獨唱者最難的功夫。他必須專注於歌詞才能確切地唱出歌詞的意思。若他只想著要唱好每個音符,他就只能停留在技巧上。在今晚的CCCMIW 雋永詩歌 網課上,我會以他為示範,跟大家談談如何唱好詩歌!See you!
多少年來,很多人都給這首聖詩編曲。感謝神,CCCMIW在世紀禮讚第二十二冊中(p. 23) 收編了Dan Kreider的合唱編曲。提供給華人教會詩班使用。不但是SATB,也可用作Duet。當年在舊金山的聖樂營會中,我和兒子曾經在崇拜中二重唱此曲。好像是Dr. Lyle伴奏。感恩! 
各位可以向CCCMIW購買合唱本。

1 Comment

救主耶穌,仁者之樂 Jesus, Thou Joy of Loving Hearts

10/2/2021

0 Comments

 
救主耶穌,仁者之樂 Jesus, Thou Joy of Loving Hearts(Jesu dulcis memoria, c.1150)
 
 
救主耶穌仁者之樂,    Jesus, Thou Joy of loving hearts,
生命之源萬人之光!    Thou Fount of life, Thou Light of men,
我今撇下世間享受,    From the best bliss that earth imparts,
虛心回轉向你仰望。    We turn unfilled to Thee again.
 
救主真理永存不變,    Thy truth unchanged hath ever stood;
呼求主者必蒙拯救;    Thou savest those that on Thee call;
尋主之人見主美善,    To them that seek Thee Thou art good,
尋見主者主是萬有。    To them that find Thee all in all.
 
我眾得嚐生命之糧,    We taste Thee, O Thou living Bread,
越嚐美味越加嚮往;    And long to feast upon Thee still;
我眾得飲生命活泉,    We drink of Thee, the Fountainhead,
越飲主漿越加渴望。    And thirst our souls from Thee to fill.
 
浮生境遇虛幻易變,    Our restless spirits yearn for Thee,
我靈熱切尋求主面,    Where'er our changeful lot is cast;
我心歡樂見主笑容,    Glad when Thy gracious smile we see,
憑信近主福樂無窮。    Blest when our faith can hold Thee fast.
 
求主耶穌永遠同在,    O Jesus, ever with us stay,
使我時日光明安泰;    Make all our moments calm and bright;
懇求驅除罪惡黑夜,    Chase the dark night of sin away,
使你聖光普照世界。    Shed o'er the world Thy holy light.

 
在黑暗的中古世紀,這首古拉丁聖詩彷彿一縷馨香之氣飄向天庭。雖然不能準確地考証它的作者,但歷來總是指向12世紀法國克雷弗修道院,那位最受崇敬的修士──聖伯納(Saint Bernard of Clairvaux)。這位能左右當代君王、主教,又擁有過人講道口才的修道士,也是馬丁路德最崇敬的人。
直到1858年才由美國的潘默牧師(Ray Palmer, 1808-1887)由48節選譯成英文五節。樂律是Long Meter之後,由貝克(Henry Baker, 1835-1910)譜曲。調名:魁北克(Quebec)。
詩中親密的敬拜,讓人想起大衛和所有愛主、以神為樂的人,真正体驗了主耶穌是那生命的泉源,解人乾渴;是生命的糧,使人滿足;是世人的光,驅除罪惡黑夜,普照世界。難怪那躁動不安的心靈頻頻渴望來仰望主的慈容。
深入非洲叢林大陸的英國宣教士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說:“當我跨越蠻荒大地時,這首聖詩時常迴蕩在我耳中”。

周瑞芳 寫於2006年 美國海外校園雜誌 《聖詩漫談》專欄
​

0 Comments

耶稣爱我

9/24/2021

8 Comments

 
Picture
周瑞芳老師 寫於 2006年 美國海外校園雜誌 《聖詩漫談》專欄


     从1860 年到如今,最受孩童们喜爱的诗歌就是⽡安娜 Anna Bartlett Warner(1820-1915)所写的这⾸“耶稣爱我”。
       安娜和姐姐素珊原本富裕的纽约城市⽣活在1837的经济恐慌之后完全改变, 被迫迁移到哈德森河畔⼀间⼩舍,正⾯对著美国⻄点陆军官校。姐妹俩受过⾼深 教育,⼜极有⽂采,为了拮据的⽣活就开始以写作爲⽣。总共出版了106 件作 品。在两⼈合作的作品中有⼀部⼩说:“Say and Seal” ,其中描写蔺登先⽣去 探望他主⽇学的学⽣⼩姜尼。他坐在摇椅⾥抱著垂死的姜尼,缓缓的唱著:“耶 稣爱我,我知道,因有圣经告诉我…”。这部⼩说当时畅销的程度仅次于⽂学名 著“汤姆叔叔的⼩⽊屋”,所以,这⾸诗也廣爲流传。

      虽然两姐妹如此成功, 她们却⼀直没有忘怀那些艰苦的⽇⼦。多年后⼀位好 友追忆起有⼀⽇过访安娜,坐在陈旧的客厅⾥。从⼀个盒⼦⾥,安娜轻轻地取出 ⼀个精致的⻉壳,⼩⼼翼翼地放在⼿⼼⾥,眼中满了泪⽔地说:“记得⼀度在我 极端穷困,完全没有接济的情况时,有⼈寄来了这个⼩⻉壳。当我把它捧在⼿⼼ ⾥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神都曾为⼀个如此⼩的海⻉创造这么美丽的⻉壳来居 住,我相信祂必定更会看顾我”。
      有五⼗年之久,两姐妹带领著美国⻄点军校⾥的学⽣们查考圣经。后来她们 的屋舍也捐献给⻄点军校成爲纪念馆。她们去世时,⻄点陆军官校以国旗覆盖的 隆重军礼葬⼊⻄点的陵园,受到前所未有的尊荣。也是军校感念她们⼆⼈在许许 多多⻘年军官灵命上的造就。
      “耶稣爱我”是跨越种族、⽂化、语⾔、地界的⼀⾸诗歌。爲何有些教会诗 歌能通过历史洗炼⽽⻓久屹⽴呢?它通常具备⼏个条件:
        第⼀,是它诗词本⾝的⽂学修养和圣经真理基础。
       第⼆,是它的谱曲。旋律不需⾼深但应合逻辑。
许多有名的古典⾳乐,它的 主旋律仅仅就是⼏个⾳的组合但⾳程之间有个和谐⼜符合⾃然的规律,这多半是 ⾳乐家本⾝有⼀定的⾳乐素养基础,再加上对神的话语⽂字所产⽣的⾳乐灵感。
        第三,是前两者的结合也是最难得的。这两者就好⽐⼀对夫妻,两⼈都体贴神 的⼼,有神⽣命的流露,那么他们的婚姻结合不就是最美好的吗?所以,好的婚 姻难求,好的诗歌不多。

       为这⾸诗歌谱曲的是⽩伯瑞博⼠WilliamB. Bradbury (1816-1868),他在美 国早期福⾳诗歌发展历史中有卓越贡献。他年轻时迁往波⼠顿,因⽽结交了美国 公⽴教育及教会⾳乐教育之⽗- 梅森博⼠。他带领诗班⼜为许多⼤教会弹奏⻛ 琴。但最出名的是他为孩童们所建⽴的⾳乐教育。每年有上千的孩童们穿著⼀致 地来参加⾳乐⼤会,演唱他所写的歌。在他最后的⼆⼗七年⾥,他专⼼教学、著 作和⾳乐出版。1862年⽩伯瑞将安娜的诗谱上第⼀节,加上副歌及其他⼏节。短 时间内遍传各地,最后是全世界。这⾸诗歌的旋律是以五⾳pantetonic写成(Do, Re, Mi, Sol, La 中国的简谱是1,2,3,5,6)却不是中国的⼩调,⼗分亲切。⾳域上下 只有⼋度,前后⾳程距离多数是⼆或三度,最多不过五度,⼜有许多重覆句,不 分⻓幼都⼀学即会⽽⼜能感受它的纯朴天真。据宣教⼠说,这常常是信徒或⼉童 们⾸先学会的⼀⾸诗歌。
        这诗歌仿佛受了神奇妙的祝福,因它符合了主耶稣的⼼。正当我们认爲孩⼦ 们不能理解天国的事,轮不到他们来亲近耶稣的时候,耶稣却要责备我们说:不要禁⽌孩⼦们到我跟前来,因为在天国⾥都是像孩⼦⼀般纯洁天真的⼈,若不回转成爲孩⼦的样式就⽆法进天国。⻢可福⾳10:16记著说:“于是(耶稣)抱著 ⼩孩⼦,给他们按⼿,为他们祝福”!看!这是何等的慈爱!

​

Picture


​Jesus Loves Me 
耶穌愛我
 
(一)
Jesus loves me thisI know
For the Bible tells me so.
Little ones to Him belong
They are weak but He is strong
耶穌愛我﹗我知道,
因有聖經告訴我;
眾小孩童主牧養;
他們軟弱主剛強。
 
(二)
Jesus loves me loves me still
tho’ I’m very weak and ill
from His shinning throne on high
comes to watch me where I lie.
耶穌愛我,永不變,
雖我軟弱多疾病;
白日遭難主搭救,
黑夜睡覺他看守。
 
(三)
Jesus loves me He who died
Heaven’s gate to open wide
He will wash away my sin
Let His little child come in.
耶穌愛我,捨生命,
天堂榮門為我開;
將我罪惡洗乾淨,
把他小孩領進來。
 
(四)
Jesus loves me He will stay
Close beside me all the way
Thou hast bled and died for me
I will henceforth live for Thee.
耶穌愛我到永遠,
一生路程他陪伴;
你既為我罪捨命,
我願活著榮耀你。
 
(Refrain)
Jesus Loves Me 
Yes, Jesus Loves Me 
Yes, Jesus Loves Me 
The Bible tells me so
(副歌)
主耶穌愛我
主耶穌愛我
主耶穌愛我
有聖經告訴我
​

Picture

       我在美国的教会⾥⾯指挥⼉童诗班将近⼗五年。每个星期三,我带领⼀群美 国六、七岁⼩孩⼦们,教他们怎么样唱圣诗。每个星期天下午,我们⼀群中国的 ⼩孩⼦们也有⼀个特别的⼉童圣经时间。在这个时间之前,我们教唱⼉童诗歌。 不论是美国孩⼦还是中国孩⼦,他们都⾮常⾮常喜欢唱许许多多很好的诗歌。这 ⾸“耶稣爱我”永远是他们特别喜爱的⼀⾸。记得每⼀次我给他们⼀个机说问他们:“你们愿意今天唱哪⼀⾸歌呢?“总是会有孩⼦们说,我要唱“Jesus Loves Me耶稣爱我。”所以我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再地唱这⾸诗歌,可⻅这⾸诗歌对 孩⼦们来讲,是有⼀个不同的意义。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就厌倦⼀件事情,但 是对孩⼦们来讲,他们可以百唱不厌,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这⾸歌⼀学就会,这些 歌词对他们也特别有意义。这就是耶稣爱我最特别的地⽅,因为这⾸歌说的不是 别的,不是歌颂其他事情,⽽是⼀直不停地在诉说着那位真神耶稣基督,祂竟然也爱我,就是这样⼦地爱着我。
​

       我听过⼀个故事,说到⼀个⼈在要临终的时候,他愿意不停地听着这⾸诗 歌。那歌词就⼀再地坚定他的信⼼,那就是:耶稣永远不会抛弃他,耶稣永远的 爱他。但是,很可惜地是,我观察到这些年来,⽆论是⻄⽅的教会或者是中国的 教会,有许多⼈已经不会唱这⾸诗歌。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学过,他们从来没学过 是因为从来没有⼈教他们。所以我在教会⾥⾯也是特别推动继续保持学习传统 的、古典的圣诗,包括像这样⼦宝贵的⼉童的诗歌。因为如果我们不教会他们这 些歌,他们就会失去这个福⽓。很有意思的是:当⼀些说英语地美国⼈他们希望 能够学⼀点中⽂歌的时候,我常常就教他们唱耶稣爱我的副歌。这对他们来说⽐ 较容易学的会,他们都很认真地学唱。有很多的美国⼩孩⼦们尤其⾮常地⾃傲能 够把这⾸歌⽤中⽂唱出来。“耶稣爱我”恐怕是⼀⾸全世界许许多多孩⼦们都能 唱的诗歌。⼈在⼩的时候所学的⼀些歌会⼀直存留在⼼⾥,直到⽼了都不会忘 记。同样的,如果神的话在我们⼩的时候就建⽴起来的话,也就会到⽼也不会偏 离。

⽂/⾳频:周瑞芳  2006年 海外校園雜誌《聖詩漫談》專欄 
编辑:杨航、邵珍、乐意
制谱:骆威帆
版:蔡静、佳佳

在此特別感謝史琦瓊姊妹製作視頻並編輯網頁
8 Comments

祢的信实广大 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

9/15/2021

1 Comment

 

圣詩漫谈                        祢的信实广大          来源:《海外校园杂志》
   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
Thomas O. Chisholm, 1866 – 1960 


1)祢的信实广大,我神我天父, 在祢永远没有转动影儿;
      永不改变,父神每天施怜悯 无始无终,上主施恩不尽.
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 O God my Father,
There is no shadow of turning with Thee;
Thou changest not, Thy compassions, they fail not;
As Thou hast been, Thou forever will be.


【副歌】 祢的信实广大,祢的信实广大, 清晨复清晨,更经历新恩;
                         我所需要,祢恩手丰富预备, 祢的信实广大,显在我身.
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 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
Morning by morning new mercy I see.
All I have needed Thy hands hath provided;
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 Lord, unto me.


2)春夏秋冬四季,有栽种收成, 日月星辰时刻转动不停;
            宇宙万物都见证造物主宰, 述说天父丰盛,信实,慈爱.
Summer and winter and springtime and harvest,
Sun, moon and stars in their courses above
Join with all nature in manifold witness,
To Thy great faithfulness, mercy and love.


   3)祢赦免我罪过,赐永远安宁, 祢常与我同在,安慰引领;
         求赐今天力量,明天的盼望, 从天降下恩典,福乐无穷.
Pardon for sin and a peace that endureth,
Thine own dear presence to cheer and to guide;
Strength for today and bright hope for tomorrow,
Blessings all mine, with ten thousand beside!


齊 譖Thomas O. Chisholm(1866-1960)常說,“我寫詩並沒有什麽神奇的經歷, 全是出自我的生命體驗和聖經真理。”在他寫的1200多首聖詩中,這首最突出。他的音樂家朋友潤念(William Runyan)說:“我懇切地祈求神讓我所作的曲能配得上這首詩的信息。從這些年它如此被喜愛,證明神聼了禱告。”當年慕迪聖經學院院長Dr. W. Houghton生前最愛這首詩歌,仿佛是全學院的主題歌,之後也是他安息禮拜中的詩歌。
齊譖一生身體孱弱,因此沒有優厚的收入,但他說,“我不能不記念這位守約的神是何等的信實。祂多次顯明祂奇妙的預備,使我在驚奇中充滿感謝。”就像這首詩所寫:“清晨復清晨,主愛日更新”,每一個早晨對齊譖來説都是新的,因為神總是在新的一天裏有豐富的供應。耶利米哀歌3:22“我們不至於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他的憐憫不至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誠(信)實何等廣大!” 誰不祈求自己能有更大的信心?但信心是隨著對神的認識而增加。祂沒有按我們的過犯待我們、卻施憐憫慈愛拯救我們、又賜祂的聖靈時時與我們同在。我們雖常常改變,祂卻永不改變。對這一位如此全能、恩慈而又信實的神,我們如何能不完全信靠?不是我們的信 心有多大,而是:你信實何廣大,顯在我身!

作者:周瑞芳/Christine Liu 女中音,大陸學人事工傳道人。任教于中華基督教音樂崇拜研究院。本文取材自 101 More Hymn Stories. Kenneth W. Osbeck

* 请前往本网站「圣詩节目」栏目,聆听《回声谷圣詩赏析节目》 *

世紀頌讚_53_祢信實何廣大.pdf
File Size: 177 kb
File Type: pdf
Download File


简介(一)                        祢的信实广大          (来源:《岁首到年终》)
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
Thomas O. Chisholm, 1866 – 1960 

"每早晨这都是新的。祢的信实,极其广大。"(哀3:23) 这是先知耶利米眼见他的国家衰落以后,最后沦为仇敌的奴隶所做的见证。使徒保罗在他为基督而经过许多严刑审问和危险以后,也见证说:「神是信实的」。(林前1:9)多希奇,许多人受到极大的苦难之后仍然赞美夸耀神的信实。神的信实并不因我们的信心丧失而改变,「我们纵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为祂不能背乎自己」(提后2:13),这就是说,神的信实并不因我们的信心丧失而一同丧失,不过,我们信心的丧失将夺去神应许给予我们的祝福,不要靠你的信心,还是要靠神的信实。 近代许多福音诗歌,都绕着「神的慈爱」或「神的信实」为主题,而产生的背景几乎都有一个特别戏剧性之经历。此首诗歌祇是作者每天早晨灵修与神同行,而体察出「神的信实」真是广大的一般经历。
Thomas O.Chisholm 1866 年 7 月 29 日生于 Kentucky 州的 Franklin,
十六岁开始就在他毕业的小学当老师。廿一岁即担任当地新闻周刊的副编辑。廿七岁在 Dr.H.C.Morrison 的布道大会中决志信主,后来受 Dr. Morrison 之邀,
迁居至 Louisville 出任其出版社之经理。按牧后在卫理公会服事不久,
因身体欠佳而辞职。一生共作了一千二百首诗。 此诗乃慕廸圣经学院院长
Dr. W.ill Houghton 最喜爱之诗歌。
1954 年 Billy Graham 布道大会使用它之后,更广泛地流传出去。


1 祢的信实广大,我神我天父,在祢永远没有转动影儿,
      永不改变,父神每天施怜悯,无始无终上主,施恩不尽。
2 春夏秋冬四季,有栽种收成,日月星辰时刻运转不停,
       宇宙万物都见证造物主宰,述说天父丰盛、信实、慈爱。
(副歌)
 祢的信实广大,清晨复清晨,更经历新恩,
我所需用祢恩手丰富预备,祢的信实广大,显在我身。

*信心之赌注是将一切都押在神的信实上。── 潘霍华

简介(二)                          祢的信实广大    (来源:《荒漠甘泉 乐侣》)
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
    Thomas O. Chisholm, 1866 – 1960 

「祢信实何广大」没有戏剧性的故事背景,它是戚晓睦(Thomas O.Chisholm)
​每晨灵生活的体验:日月星辰时序运转,神的大爱和信实却永不改变。作者
 戚晓睦(Thomas O. Chisholm, 1866-1960),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一个贫瘠乡间的小木屋。 十六岁时,在他毕业的小学当老师。 多年来戚晓睦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的去世,使他坠入痛苦的深渊,同时他也想到有一天他也会死亡,他的灵魂将归何处?两年后,他在一次奋兴会上,受圣灵感动。事后,他读约翰福音十八章,记载耶稣在园中被捕,走上为世人罪而死的道路。他想到自己的罪和神的恩典,一时觉得置身在神赦免的荣光中,他巳穿越幽暗的隧道而迎向阳光,这得救的经验,令他深信不疑。 戚晓睦在廿一岁时,出任当地新闻周刊副编辑。 1893年,他信主后,担任Pentecostal Herald 的编辑兼业务经理。他在三十六岁时,由卫理公会按立为牧师,一年后因健康欠佳而辞职。 嗣后他迁居印第安纳州一湖畔农场休养,从事人寿保险经纪及写诗。他作诗一千二百多首, 1923年,有一天他读到耶利米哀歌3:22,23「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 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雅各书1:17 「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他骤然间警觉到在他的生命中,充满了神的慈爱和信实,深受感动之余,他写下了诗;随同其它的诗,一并寄给他的朋友任英(William M. Runyan, 1870-1957)。 任英是慕迪圣经学院的音乐教师。他在1891年由卫理公会按牧,牧会十多年后,因听力日渐失聪而辞职,继在出版社编写宗教杂志与诗集。 他的作曲中最有名的是「祢的信实广大」(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任英十分喜爱这首诗,他虔诚地求神给他智能,让他所作的曲调能表达诗中的信息。 这首诗告诉我们,自然界彰显神的信实,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日月星辰各就本位,按时运转,丝毫不差。神对祂的子民,
每日赐下恩典,一切需要,祂都丰富预备。 最初诗
歌并未受人注意。 1942年,慕迪圣经学院院长贺敦博士(Dr.Will H. Houghton)邀请谢伯伟(George Beverly Shea, 见二月十五日)参加每晨十五分钟的的电台节目「教堂圣诗」(Hymns from the Chapel)。 当时葛理翰还在惠敦圣经学院就读,经常收听此节目,因此日后葛理翰邀谢伯伟同工。 1954年,这首诗歌经葛理翰布道团推介,大为流行,也常有人在婚礼中演唱。 慕迪圣经学院的师生都谙此诗,因它是院长贺敦博士的至爱,经常在晨会或崇拜时唱这首圣诗,且每逢校友会时,也必唱此诗。 


祢的信实广大歌谱_.pdf
File Size: 635 kb
File Type: pdf
Download File

1 Comment

Why traditional churches should stick with traditional worship

4/22/2013

0 Comments

 
Why traditional churches should stick with traditional worship?
http://www.patheos.com/blogs/afewgrownmen/2013/04/why-traditional-churches-should-stick-with-traditional-worship/#comments


0 Comments
<<Previous

    Author

    傳道人、女中音、太平洋兩岸奔跑宣揚基督的超越和救贖

    Archives

    July 2022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pril 2013
    March 2013
    February 2013
    January 2013

    Categories

    All
    Christ Of Jesus
    Healing Ministry
    Helping Hand
    New Life
    Peom
    Prayer Of Praise
    Psalms
    Shameful Past
    Value Of Life

    RSS Feed

Copyright (C) 03-01-2013 迴聖谷聖樂崇拜事工非營利機構 Reverberation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